场景
在开发中,往往会遇到一些关于延时任务的需求。例如
生成订单30分钟未支付,则自动取消
生成订单60秒后,给用户发短信
对上述的任务,我们给一个专业的名字来形容,那就是延时任务。那么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,这个延时任务和定时任务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?一共有如下几点区别
定时任务有明确的触发时间,延时任务没有
定时任务有执行周期,而延时任务在某事件触发后一段时间内执行,没有执行周期
定时任务一般执行的是批处理操作是多个任务,而延时任务一般是单个任务
案例分析
判断订单是否超时为例,进行方案分析
JDK的延迟队列
思路
该方案是利用JDK自带的DelayQueue来实现,这是一个无界阻塞队列,该队列只有在延迟期满的时候才能从中获取元素,放入DelayQueue中的对象,是必须实现Delayed接口的。
其中Poll():获取并移除队列的超时元素,没有则返回空
take():获取并移除队列的超时元素,如果没有则wait当前线程,直到有元素满足超时条件,返回结果。
实现
定义一个类OrderDelay实现Delayed,代码如下
1 | package com.rjzheng.delay2; |
运行的测试Demo为,我们设定延迟时间为3秒
1 | package com.rjzheng.delay2; |
输出如下
1 | 00000001编号的订单要删除啦。。。。 |
可以看到都是延迟3秒,订单被删除
优缺点
优点:
- 效率高,任务触发时间延迟低。
缺点:
- 服务器重启后,数据全部消失,怕宕机
- 集群扩展相当麻烦
- 因为内存条件限制的原因,比如下单未付款的订单数太多,那么很容易就出现OOM异常
- 代码复杂度较高
redis缓存
思路
利用redis的zset,zset是一个有序集合,每一个元素(member)都关联了一个score,通过score排序来取集合中的值
- 添加元素:ZADD key score member [[score member] [score member] …]
- 按顺序查询元素:ZRANGE key start stop [WITHSCORES]
- 查询元素score:ZSCORE key member
- 移除元素:ZREM key member [member …]
测试如下
1 | 添加单个元素 |
那么如何实现呢?我们将订单超时时间戳与订单号分别设置为score和member,系统扫描第一个元素判断是否超时
实现一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package com.rjzheng.delay4;
import java.util.Calendar;
import java.util.Set;
import redis.clients.jedis.Jedis;
import redis.clients.jedis.JedisPool;
import redis.clients.jedis.Tuple;
public class AppTest {
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ADDR = "127.0.0.1";
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PORT = 6379;
private static JedisPool jedisPool = new JedisPool(ADDR, PORT);
public static Jedis getJedis() {
return jedisPool.getResource();
}
//生产者,生成5个订单放进去
public void productionDelayMessage(){
for(int i=0;i<5;i++){
//延迟3秒
Calendar cal1 = Calendar.getInstance();
cal1.add(Calendar.SECOND, 3);
int second3later = (int) (cal1.getTimeInMillis() / 1000);
AppTest.getJedis().zadd("OrderId",second3later,"OID0000001"+i);
System.out.println(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+"ms:redis生成了一个订单任务:订单ID为"+"OID0000001"+i);
}
}
//消费者,取订单
public void consumerDelayMessage(){
Jedis jedis = AppTest.getJedis();
while(true){
Set<Tuple> items = jedis.zrangeWithScores("OrderId", 0, 1);
if(items == null || items.isEmpty()){
System.out.println("当前没有等待的任务");
try {
Thread.sleep(500);
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
// TODO Auto-generated catch block
e.printStackTrace();
}
continue;
}
int score = (int) ((Tuple)items.toArray()[0]).getScore();
Calendar cal = Calendar.getInstance();
int nowSecond = (int) (cal.getTimeInMillis() / 1000);
if(nowSecond >= score){
String orderId = ((Tuple)items.toArray()[0]).getElement();
jedis.zrem("OrderId", orderId);
System.out.println(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 +"ms:redis消费了一个任务:消费的订单OrderId为"+orderId);
}
}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AppTest appTest =new AppTest();
appTest.productionDelayMessage();
appTest.consumerDelayMessage();
}
}
可以看到,几乎都是3秒之后,消费订单。
然而,这一版存在一个致命的硬伤,在高并发条件下,多消费者会取到同一个订单号,我们上测试代码ThreadTest
1 | package com.rjzheng.delay4; |
显然,出现了多个线程消费同一个资源的情况。
解决方案
(1)用分布式锁,但是用分布式锁,性能下降了,该方案不细说。
(2)对ZREM的返回值进行判断,只有大于0的时候,才消费数据,于是将consumerDelayMessage()方法里的
1 | if(nowSecond >= score){ |
修改为
1 | if(nowSecond >= score){ |
在这种修改后,重新运行ThreadTest类,发现输出正常了
思路二
该方案使用redis的Keyspace Notifications,中文翻译就是键空间机制,就是利用该机制可以在key失效之后,提供一个回调,实际上是redis会给客户端发送一个消息。是需要redis版本2.8以上。
实现二
在redis.conf中,加入一条配置
notify-keyspace-events Ex
运行代码如下
1 | package com.rjzheng.delay5; |
可以明显看到3秒过后,订单取消了
ps:redis的pub/sub机制存在一个硬伤,官网内容如下
Redis的发布/订阅目前是即发即弃(fire and forget)模式的,因此无法实现事件的可靠通知。也就是说,如果发布/订阅的客户端断链之后又重连,则在客户端断链期间的所有事件都丢失了。
因此,方案二不是太推荐。当然,如果你对可靠性要求不高,可以使用。
优缺点
优点:
(1)由于使用Redis作为消息通道,消息都存储在Redis中。如果发送程序或者任务处理程序挂了,重启之后,还有重新处理数据的可能性。
(2)做集群扩展相当方便
(3)时间准确度高
缺点:
(1)需要额外进行redis维护